服务会员 服务行业 服务政府

人民日报——陕西中药协会建追溯体系给中药配上身份证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11-16 10:30

人民日报——陕西中药协会建追溯体系给中药配上身份证

2015-07-16 09:42:58




人民日报1.jpg

建立中药质量管理体-系发展陕西中药产业

(于人民日报2015年7月3日第6版刊登)


2015年6月26号由中国科学院林惠民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陈世忠教授在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主持召开中药材质量管理追溯体系建设论证评审会,由国家12个部委及陕西省发改委、工信厅、商务厅、林业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专家到会参加中药材质量管理追溯体系建设论证评审会。到会专家一致认为:


1.陕西省是中医药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药资源大省


陕西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是我国动植物基因保护区,自古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秦巴山区素有“天然药库”和秦地无闲草之美名。由于中药资源十分丰富,陕西医药历史悠久,是药王孙思邈、神医扁鹊的故里,也是自黄帝、炎帝、始皇等众多古代帝王追求养生长寿的发祥地。

2.png


2-2.jpg


根据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陕西省药用植物、动物及矿物等中药材资源共3291种,其中,植物药材2730多种,种类排名全国前5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植物药462种,我省有340种,占73.6%。优质地道药材32种,大宗药材400余种,拥有全国最大的杜仲和天麻基地,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原产地。


陕西有诸多的道地药材,其中为麝香(占全国产量的90%,下同)、猪苓(80%)、元胡(70%)、天麻(30%)、杜仲(50%)、山茱萸(40%)、丹参(30%)、黄精(30%)、附子(30%)、连翘(30%)、黄芩(20%)、甘草、黄芪、远志、柴胡、黄芩、玄参、厚朴、桔梗、紫苑、西洋参、酸枣仁等22个品种。陕西省是国家中药现代化中药产业基地,药用植物资料大省。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产业发展,提出打造陕西中药产业发展千亿元的宏伟目标,支持陕西省中药协会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发的中药材质量管理追溯体系,用数据标准规范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加工、流通领域,保证广大老百姓安全用药,少吃药、吃好药、道地药材药到病除。


2.中药产业是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中医药产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继承和发展中药产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成功与失败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代表和独具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并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中医药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无论是出于应对国际竞争、维护国际安全、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紧迫需要,还是从推动自主创新、实现医改目标、培育新兴产业等角度考量,都应考虑将振兴中医药上升到国家战略,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布局中,发展中药产业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3.jpg


中医药是发展国家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基础。《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全面发展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作为八项主要任务之一。当前发展大健康产业,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老年病、疑难病甚至重大顽疾方面的专长和特殊疗效,日益得到现代科学的认同,并被市场所接受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建立中药质量管理追溯体系,发展陕西中药产业


4.jpg


陕西省中药协会提出,中药材溯源,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通过中药材产品包装袋上的唯一电子标签,对中药材产地来源、生产加工、市场流通、药房使用等环节的关键信息进行查询,从而实现中药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找、质量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科学管理系统。国内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已经起步。成都、保定、亳州、玉林4个城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中药溯源是贯彻《国家药品安全规(2011—2015)》中提出的“建立中药材追溯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诚信体系、国家标准主导国际标准”等若干要求的具体措施。目前陕西省中药协会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合作已完成 “中国中药质量管理标准执行规范体系及信息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是国内行业信息化追溯体系先进成果,提出中药材质量管理追溯体系,具有国内领先性、行业规范性、操作实用性的设计方案,由陕西中药协会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行业内负责实施。可为陕西省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保障。力争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到500万亩,中药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促进由中药材资源大省、种植大省向中药产业强省迈进。


4.陕西省政府提出陕西省要建立中药产业,是我省的特色优势和战略性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5.jpg


推进中药产业发展,要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按照“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企业、建设大平台、实施大项目、培育大品牌、建设大市场”的发展思路,政府拿出30亿元扶持陕西医药产业的大发展。


5.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陕西中药国际化。


随着中医药在世界上认可度不断提升,中医药议题首度亮相博鳌亚洲论坛,吹响了中药走向国际化的号角。国家层面对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等各种措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研究制定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相关战略规划,为中医药工作融入大局、参与大局、服务大局,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同时也要看到,中医药走向世界还面临着中西标准之争、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争议以及海外注册难等方面挑战。


6.jpg


陕西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科技资源大省,如何做强中药产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通过中药材质量管理追溯体系建设论证评审会议,以陕西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以省中药协会为平台,以中药质量信息化追溯体系为抓手,以政府职能部门为服务的陕西中药产业大省变为中药产业发展强省。随着我国大健康计划的实施和“一带一路”大战略的部署,陕西中药产业必定迎来发展的新机遇,陕西省中药协会将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做强陕西中药产业而努力奋斗!


10.jpg


到会专家对中药材质量管理追溯体系建设评审鉴定意见:是国内行业信息化追溯体系先进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性、国内实用性、行业规范性、在陕西省示范,逐步向全国推广。


陕西省中药协会

联系电话:029-88212181 (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下午5:30)             18009295198


联系地址:莲湖区开远半岛广场B09四楼
       (开远门地铁站B西南口步行360米)


           协会概况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职业教育   GAP   分支机构   会员平台   秦药信息   联系我们